教学论文

 

跨越中引发创造性思维萌生之我见

       丰宁县第三小学 杨晓红

摘要  新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数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满足跨越式试验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对于小学语文的跨越式试验,进一步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跨越式试验 创造性思维 培养对策

学好语文是保证学生良好沟通,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关乎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表达沟通能力,而且是保证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指标。目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跨越式试验这一概念也被广泛应用。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改进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策略,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对小学语文跨越式试验的概述 

想要在小学语文跨越式试验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跨越式试验,以及它的提出和具体目标。小学语文的跨越式试验最早在我国广州深圳开始实行,它主要是指将小学语文的词语、阅读和写作学习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并将计算机、多媒体等新兴教学设施应用到其中,从而实现语文教学模式的革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主要教学目的在于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坚持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形式,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教学的跨越式发展。 

二、 小学语文跨越式试验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对策 
自从小学语文跨越式试验引入到课堂中来,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对词语、阅读和作文的掌握情况也变得更好,所以坚持跨越式试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其具体对策如下:

(一)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没有重视跨越式试验,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思维被禁锢,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为了在小学语文跨越式试验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做到有效教学。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采用合作教学法进行教学,即教师把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他们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加强彼此的交流沟通,实现思维的扩散。

其次,互换角色教学法。让小学生担当小教师,从而让教师更好的理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再次,有感情朗读和角色扮演。想要让学生有意愿进行学习,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就一定要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采取角色朗读法或角色扮演法可以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文章的含义,帮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守株待兔》这一文章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发散他们的思维。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以他们的学习能力为基础,而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包括了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等等。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加强对他们这些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在讲授课程《桂林山水》的时候,文章一开篇就点名了桂林的美丽景色,此时教师就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根据文章来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桂林。再比如教师在讲解课文《秋天的雨》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文章的延展性,让学生自己动笔来写春天的雨夏天的雨,从而实现学生思维的扩散,保证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坚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在小学语文跨越式试验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一定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只注重知识的灌输,没有注重思维的创造性应用,课堂上只有一个黑板,一个讲台,教室里只有老师夸夸其谈,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一定要变一言堂群言堂,提高课堂的积极性和活跃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思维的合理发散。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起先进设备,完善教学手段,增加资金投入,实现计算机、互联网、大屏幕、多媒体的有机结合,并将其融入到书本知识中。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放映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故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男女互动,小组竞赛、语文知识小问答等丰富多彩的趣味项目,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下实现思维的扩展。 

(四)重视小组讨论,加强师生互动 

实践经验证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式,受到各语文教师的普遍推崇和使用。小组讨论不仅有助于调节教学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思维拓展和沟通交流,有利于实现师生互动。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小学语文课堂中,由于教师提问不当,造成小组讨论变成闲聊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实现。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具备一定技术含量和研究价值的问题才能真正挖掘学生思维潜力,确保小组讨论实效。在小组讨论中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在讨论的主旨上有精心设计,对提出展开讨论的问题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兴趣所向,从而激发学生讨论热情,在讨论过程中引发创造性思维萌生。 

参考文献 

[1]林丽华.改进教学思维,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2] 尚晓荣.图形思维教学对小学生学习语文促进作用的体现 

[3] 茆晓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4] 徐冲.学思一体激趣创新--浅谈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所在单位:丰宁县第三小学

作者简介:杨晓红,女,中小学二级教师,任教语文。

通讯地址:河北省丰宁县第三小学

联系电话:13722416419邮箱:495819138@qq.com